“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上少许下列生活用品的 或 ,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 | B.肥皂水 | C.纯碱水 | D.糖水 |
(2)液态植物油和固态动物油合称为油脂。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 。
如图,要使石头滚下,山羊必须给石头一个足够“翻越小坡”的能量(E),当石头滚落到谷底时会释放能量,化学反应就如那块石头一样,反应物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翻越小坡”,反应才会发生。若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可降低“翻越小坡”需要的能量,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则为吸热反应,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等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
(1)图1表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是 (用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所需“翻越小坡”的能量是 。
(2)图2中曲线a、b表示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过程,曲线 (填“a”或“b”)表示一定加入了催化剂的反应过程。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稀硫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图。
(1)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2)可用稀硫酸与 、 等不同类的物质反应制取硫酸铜。
(3)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反应后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存在的溶质是 。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Z的原子序数是 ,W2﹣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 .
(3)M、X、Y、Z、W中某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能用于人工降雨,该物质是 (填化学式),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汽车安全气囊中装有ZX3,受到撞击时,传感器发出加热指令,引发ZX3,迅速分解生成两种单质,放出的气体能在30毫秒内充满气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铝离子 ;(2)小苏打 ;
(3)5个硝酸根 ;(4)五氧化二磷 ;
(5)点燃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
写出该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 2) 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
(1)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 构成。
(2)从宏观的角度看,图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 填字母序号)。
(3)写出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
(4)锂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化学式为 L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写出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