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才问题事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而我国已成世界高端人才流失最大国,令人担忧。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与当时的教育有何关系?
(2)汉武帝时代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与当时涌现出的大批人才密切相关,试列举两人。
(3)“大唐盛世”人才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4)日本历史上两次崛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其相同的做法是什么?
(5)对于中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记、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请回答:
(1)商鞅变法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哪个国家?
(2)以上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3)商鞅变法对该诸侯国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二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谈及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些仁人志士作出了怎样的探索?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想”是通过哪次运动实现的?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据材料二中所说的“红色政权”最早实践指什么?它发生在哪一年?
(4)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回顾历程,展望未来,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两点)

材料:……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回答:
(1)请分别举出材料中所说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学习器物的具体活动有哪些?
(3)为了实现观念上的近代化,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它主要学习了西方的什么?在其后期,人们又开始接受什么观念?
(4)请写出近代化探索的思想主张的变化?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红军长征的图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的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2)“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估计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举一例。
(3)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