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沿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了解历史】
材料一 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请写出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时代发现“美洲”的欧洲航海家的名字。
【感受生活】
材料二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图一 图二 图三
(2)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图二所示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图三所示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学以致用】
材料三 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曝光企业 |
代工产品 |
曝光内容 |
武汉某有限公司 |
电子元器件 |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
苏州某科技公司 |
触摸屏 |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
(4)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
(5)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常常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对此,你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工业化】
材料一
(1)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材料一体现了洋务运动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材料二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文明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布恩那个制造"
(2)为了改变材料二的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主要发展什么?
【西方工业化】
材料三 200多年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次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什么?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
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那次革命,使我们已经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遥望蓝天,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
(4)材料四中"电灯照明"、"飞机在空中翱翔"分别得益于谁的发明?
(5)综上所述,指出中西工业化的途径有何不同?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改革】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材料二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3)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近代改革】
材料三下图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现代改革】
材料四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
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交流】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1)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2)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西汉时期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
材料二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文化交流】
材料三
(4)图片一中的人物主要出使哪个国家?图片二中的人物主要贡献是什么?
【政治交往】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5)中美建交是在哪一年?就如何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使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材料二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80%的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及除美洲大陆和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大部分区域,直接军费开支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据不完全统计,"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达7000多万人。
回答:
(1)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归纳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共同影响?鉴于战争影响,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意识?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可能性大吗?
回顾历史--以史为鉴--展望未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血泪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导致落伍于世界,一步步被动挨打?
(3)学习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