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回答下题。关于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 |
B.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 |
C.03-04年工业产值增长最快 |
D.04-06年城市面积增加最快 |
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
①产业结构不合理;②空气污染; ③耕地大量减少;④水污染;⑤交通拥堵
A.①和⑤ | B.②和④ | C.③和④ | D.②和⑤ |
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1980和2010城市周边土地利用状况,该城市有一条自东北流向西南的河流,据此回答题。2010年为快速获取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的信息,采取的地理手段最有可能是()
A.GPS | B.RS | C.GIS | D.GPS 和GIS |
对比1980和2010年土地利用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2010年各种土地利用面积都有扩大 |
B.两幅图中工业用地的分布都是合理的 |
C.伴随土地利用的变化,该城市周围的农业种植结构极有可能发生变化 |
D.2010年图中绿化用地仅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图1),回答问题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 B.西南地区 | C.中南地区 | D.华东地区 |
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 | B.丘陵 | C.平原 | D.高原 |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 B.开垦梯田 | C.增加城市建设 | D.减少降水 |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完成下题。
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 B.古长城遗迹 | 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 D.草方格沙障 |
毛乌素沙地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在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关于其荒漠化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②开垦的旱地荒漠化主要为盐渍化
③梁地荒漠化主要为水蚀荒漠化 ④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地以风蚀荒漠化为主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
A.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沿岸地区 | 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 |
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 | D.四川盆地及珠江流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