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乡规划】读某大城市居民出行时间分布比例变化图,完成问题。(10 分)

(1)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道路系统落后
C.出行方式改变 D.出行距离增加

(2)影响城市交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等。
(3)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为       ,判断理由是                            
(4)为缓解城市的交通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 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分析回答:
喜马拉雅地区总共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川研究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1)造成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①、②
(2)为此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至少答对三点)
(3)将下列选项按照因果关系用字母代号把下图填写完整: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的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与砍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貌为地貌。a是,b是,c是。它们是由于作用而形成的。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地理环境的特征。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的是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体现的是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产生的,在(低、中、高)纬地区表现得较为明显。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
(3)把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温带大陆性气候松鼠⑥
温带季风气候骆驼③

读东北地区2012年农业的有关资料统计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东北三省农业以_________业为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
(2)分析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3)东北平原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城市功能分区,A、B、C 三地中属于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郊区建设了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出现了__________城市化现象。甲、乙两卫星城中,房价可能略高的是_________,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在东南郊布局钢铁城,其合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