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中国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两伊战争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中央的政策变动中可以看出()

A.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 B.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民国元年,唐绍仪、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等二十六人组成社会改良会,指出:“数千年君权之影响未泯,其与共和思想抵触者颇多。同人以此建设兹会,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该组织的建立有助于()

A.传播君主立宪思想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肃清封建残余思想 D.同复古逆流展开斗争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D.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乾隆年间,太湖地区出产的“湖丝”经由商人之手大量出口,致使国内市场丝价日趋昂贵。于是,乾隆帝谕旨:“申明限制(出口),俾裕官民织衽”。后在商民呼吁之下,朝廷宣布废除上述规定。上述现象反映了()

A.清政府顺应民意实行了短暂的开放 B.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经济侵略
C.清政府限制湖丝出口保护国内市场 D.商贸活跃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