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除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民约论》、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葡萄牙革命史》等书。这反映出
A.西方学说已经完全统治中国思想界 | B.欧洲启蒙思想成为舆论界大一统学说 |
C.民主革命思想逐步成为思想界主流 | D.资产阶级政体大争论仍然持续进行着 |
马丁·路德指出,主教的权柄与政府的权柄“两者都是上帝的命令,所以应当尽心尊敬、重视,看为上帝所赐世人最大的福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世俗权力对教权的尊重 | B.强调世俗权力的优越性 |
C.否定主教在宗教领域的地位 | D.论证教权与世俗权力的对等地位 |
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明清时期涌现一大批世情小说 |
B.南宋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沉郁悲凉 |
C.唐田园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D.汉赋在汉武帝时走向创作鼎盛 |
据百度百科介绍,中国古代有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科学巨著,其资料被达尔文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引用。这一著作很可能是:
A.《本草纲目》 | B.《农政全书》 | C.《授时历》 | D.《天工开物》 |
明清之际,出现了有别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外的实学思潮,下列主张反映这一思潮的是:
A.“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 B.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 |
C.崇实黜虚,废虚求实 | D.天理之正,人心之安 |
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下面说法,与之含义最接近的是:
A.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 |
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
C.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然后自有贯通处 |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