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目前,自然生态系统几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一些森林、湿地、草原、农田等自然系统逐渐退化,甚至被破坏。为了有效遏制生态系统的退化,恢复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生产,就需要利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来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           原理,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物的适应性。
(2)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它能蓄洪防旱、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在红树林、湖泊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          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           进行传递。
(3)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关系,发现其中甲和乙为共生关系,乙、丙和丁之间的营养关系是乙→丙→丁,该系统可能至少有         个种群,由这些种群组成生态群落。几种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生态系统有                      
等功能。
(4)由于生态系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所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         保护,以提高某种濒危物种的              ,这是保护该物种的根本措施。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1)图示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请回答:
① 构建含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A时,应选用限制酶
进行切割。
② 培养板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作为标记基因。
③香蕉组织细胞具有,因此,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图中E、F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香蕉组织细胞的
(2)右图表示细胞内该物质遗传信息传递的某个阶段,Asn、Ser、Gly为三种氨基酸,分别是天冬酰胺(C4H8O3N2)、丝氨酸(C3H7O3N)、甘氨酸(C2H5O2N)。

① 图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连接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的结构式为。若该多肽合成到图示甘氨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是
② 决定天冬酰胺的密码子是,天冬氨酸R基上C、H、O三种原子个数的比值为

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右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X、Y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第次分裂。
(2)若在A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C段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此区段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
(3)如果某雄果蝇B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蝇交配,后代发病几率为;如果此雄果蝇的D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4)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段还是B段。
实验步骤:①选用纯种果蝇做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雄性亲本表现型为。②用亲本果蝇进行杂交。③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若,则H、h基因位于段。

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经灭绝的剑尾动物,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之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比值用S表示。在下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图B、图C所示的a、b、c三个群体中,哪一个群体最可能出现新种?,理由是
(2)在三个地区中,哪一地区的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    ,理由是     
                            
(3)S值的变化实质上是反映了      的变化,这种变化是       的结果,这种作用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4)要形成新物种必须经过                  三个环节。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面图甲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的代谢,图乙为某家系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图谱。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图甲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2)通过A过程产生的苯丙氨酸进入内环境至少穿过层生物膜,催化A过程的酶在合成及分泌时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
(3)分析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
(4)分析图乙可知,苯丙酮尿症是由染色体上的性基因控制。
(5)图乙中II5、II8的基因型分别为
(6)III10可能出现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发现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等免疫分子组成。
(2)T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方式有
。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
细胞。
(3)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的原因是
(4)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
(5)在人体中衰老的红细胞称为,可通过免疫系统清除。
(6)灭活的或减毒的病毒可以制成疫苗。但研制HIV疫苗困难很大,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