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圣西门简要生平
1760年10月17日 生于法国巴黎一贵族家庭。
幼年 受教于著名的启蒙学者达兰贝尔,受到唯物主义和民主思想熏陶,热爱自然科学,反对宗教迷信。
1777年 与贵族家庭决裂,到军中履役,随后随法国军队参加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 同情和支持法国大革命,主动放弃伯爵爵位并拒绝担任市长等职务。
1802年 开始写作,宣传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一个圣西门主义的团体,宣传他的思想和出版他的著作。
1825年5月19日 逝世。
材料二 圣西门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尖锐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和弊端,指出它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实业制度,它以大工业为基础,人人都有劳动权利和义务,不受压迫和剥削;实业家委员会和学者组成的科学委员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行有计划和有组织的领导;应通过和平的社会改造、宣传和教育实现这一理想社会。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圣西门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圣西门的主张与《共产党宣言》的异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清廷用10余年的时间,集中大批人力物力,编纂了一部《四库全书》。据初步统计,《四库全书总目》一共评价了37部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及其协作者的著作。这些著作,有的收入了《四库全书》,有的仅为存目。考察《四库全书总目》对这些著作的评价,有助于我们认识清朝官方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书名
备注
《四库全书总目》的评价
《乾坤体义》
是利玛窦的一部科学著作。
“虽篇帙无多,而其言皆验诸实测,其法皆具变通,可谓词简而义赅者。是以《御制数理精蕴》多采其说而用之。”“是书上卷皆言天象,以人居寒暖为五带,与周髀七衡说略同。以七政恒星天为九重,与楚辞天问同。以水、火、土、气为四大元行,则与佛经同。”
《天问略》
是西方天文历算的一部科学著作。
“皆设为问答,反复以明其义。末载朦影刻分表,并详解晦朔交食深浅之故,亦皆具有图说,指证详明。”但是,该书“欲借推测之有验,以证天主堂之不诬,用意极为诡谲。”
《泰西水法》
是一部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重要著作。
“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
《西方要纪》
是一部介绍西方地理科学的重要著作。没有收入《四库全书》,仅为存目。
“此书则康熙初年所述,凡二十条。专记西洋国土、风俗、人物、土产及海程远近。大抵意在夸大其教,故语多粉饰失实。”
《天主实义》
是一部介绍西方宗教的著作。没有收入《四库全书》,仅为存目。
“欲人舍其父母而以天主为至亲,后其君长而以传天主之教者执国命,悖乱纲常,莫斯为甚,岂可行于中国者哉!”。

——据吴伯娅:《乾嘉时期清廷的西方文化政策》整理
材料二:晚清时期中国翻译外国书籍统计表

时间
译著数(本)
分类比例(%)
来源
1850—1899年
567
应用科学40%,自然科学30%,历史地理10%,社会科学8%,宗教哲学文学艺术3.5%
英美
1902—1904年
573
应用科学11%,自然科学20%,历史地理24%,社会科学26%,哲学6.5%,文学4.8%
译自日本的占62.2%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并评价清政府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界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材料一: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他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他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竞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
材料二: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他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出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相容性?
(3)就华盛顿与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
——孙中山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是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第一次世界的观点?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两次战役性质的不同?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据图解答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对世界政治的发展而言图一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2)图三带来了什么结果?有何意义?
(3)图一、图二与图三有什么关系?简要阐述。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国
前473年越灭吴
蔡国
公元前447年,楚灭蔡
莒国
公元前431年,楚灭莒
巴国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
越国
前306楚国灭越
宋国
公元前286年齐灭宋
薛国
约前278齐、魏共灭薛
鲁国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
陈登元{国朝旧闻}记:战国时期共发生战争 191次,如果加入内乱,几乎年年战争

材料二赵武灵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材料三赵武灵王依靠胡服骑射改革后所招募与建立的强大骑兵,在经营胡地的同时,出兵灭掉中山。史称其时山东之国,强莫如赵(《战国策·赵策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所获取的巨大成就,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三请概述赵武灵王的改革。
(2)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虽说效果显著,但终究仅仅是一场军事改革,是不能与秦国的商鞅变法相提并论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赵武灵王改革不能与商鞅变法相提并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