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
|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氨气,能够防止倒吸 |
| C.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少量NH3 |
| D.装置④ a口进气可收集Cl2、NO2等气体 |
将下列四组溶液在烧杯中分别同时迅速混合,此时,硫代硫酸钠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则出现浑浊的先后顺序是()
① 20℃ 10mL 5.4mol/L的Na2S2O3溶液和20mL 1.5mol/L盐酸 ② 20℃ 10mL 4.0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mL 2.0mol/L盐酸③ 30℃ 15mL 3.5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mL 2.5mol/L盐酸 ④ 30℃ 20mL 3.0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mL 3.0mol/L盐酸
| A.③④②① | B.①②③④ | C.④③②① | D.④①③② |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Na+、NO3-、Cl- | B.K+、Na+、Cl-、NO3- |
| C.K+、Na+、Cl-、AlO2- | D.K+、NH4+、SO42-、NO3- |
某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则能表明该反应一定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只有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
O2(g)═CO(g)△H1=-110.5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2=-57.3kJ/mol,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A.若碳的燃烧热用 表示,则△H3<△H1 |
B.若碳的燃烧热用 表示,则△H3>△H1 |
C.浓硫酸与稀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值为57.3kJ·mol-1 |
D.稀醋酸与稀 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的热量 |
与我国的“神舟六号”采用液态燃料作推进剂不同,美国的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N2↑+4H2O+Cl2↑+2O2↑ ΔH<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
|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
|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