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乙炔或苯为原料可合成有机酸H2MA,并进一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PMLA。
I.用乙炔等合成烃C。

(1)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乙酸酯,其结构简式是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反应类型是            
II.用烃C或苯合成PMLA的路线如下。

(4)1 mol有机物H与足量NaHC03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02 44.8L,H有顺反异构,其反式结构简式是                    
(5)E的结构简式是                  
(6)G与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聚酯PMLA有多种结构,写出由H2MA制PMLA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种)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____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__;
(3)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__;
(4)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晶胞,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____个氮原子、_____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Ⅰ.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12、O2、C1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 + a Na2O2 = 2Na2FeO4 + b X + 2Na2SO4 + c O2
该反应中物质X应是 ________ ,b与c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数粒:Fe(OH)3、C1O、OH、FeO42-、C1、H2O。
①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②每生成1mol FeO42-转移 _______mo1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1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mo1。
Ⅱ.已知:2Fe3+2I=2Fe2+I2,2Fe2+Br2=2Fe3+2Br
(1)含有1 mol FeI2和2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2 mol Cl2,此时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__,被氧化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含a mol FeI2和b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c mol Cl2,当I、Fe2、Br完全被氧化时,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二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25时碳酸和草酸的如下表:

H2CO3
Ka1=4.3×10-7
H2C2O4
Ka1=5.6×10-2
Ka2=5.6×10-11
Ka2=5.42×10-5

(l)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0.1 mol/L的Na2C2O4溶液 B.0.1 mol/L的NaHC2O4溶液
C.0.1 mol/L的Na2CO3溶液 D.0.1 mol/L的NaHCO3溶液
其中,c(H)最大的是_________,c(OH)最大的是_________ 。
(2)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向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后残留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在溶液中插入pH传感器,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刚开始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点时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_________" mol/L。

(Ⅰ).A、B、C、D、E、F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C、F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A、F两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比C、D两种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少2,F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0.75倍。又知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请回答:
(1)1 mol由E、F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跟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盐和水,完全反应后消耗后者的物质的量为
(2)A、C、F间可以形成甲、乙两种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科学研究证明:化学反应热只与始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单质B的燃烧热为a kJ/mol。由B、C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C 14g完全燃烧放出热量b kJ,写出单质B和单质C反应生成BC的热化学方程式:
(4)工业上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用A2C与BC反应制取单质A2。在等体积的I、II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A2C和1mol BC、2 mol A2C和2 mol BC。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分别达到平衡(两容器温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I>II
B.达到平衡后A2C的转化率:I=II
C.达到平衡后BC的物质的量:I>II
D.达到平衡后A2的体积分数:I<II
(5)用B元素的单质与E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电极浸入由A、C、D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溶液中构成电池,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Ⅱ).A、B、C、D、E、F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的物质,他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若所有转化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D、E含有同种金属元素,F为强碱(部分产物略去),则B+D→E的离子方程式为 ,C为同周期元素构成的1:1型化合物,则C的电子式为

(2)若A、D、F为单质,B、C、E为化合物,B为两种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则E的化学式为 。A+B→C+D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500℃时,将足量的A固体投入2.0L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A(s)2B(g)+C(g)反应,测得气体C随时间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1)已知该反应只有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 0(填“>”、“<”或“=”)。
(2)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V(B)= mol·L-1·min-1,500℃时的平衡常数K=
(3)在反应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B.气体C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B的正反应速率等于C的逆反应速率
(4)在500℃时,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在8min时将容器体积迅速压缩为1.0L,反应在12min建立新的平衡,画出8~15min内C气体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