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中国华北华中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雾霆天气,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空气污染升为6级空气污染,属于重度污染。汽车尾气、燃煤废气、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都是雾履形成的原因。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N2(g)+2CO2(g) △H<0,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
A.在单位时问内生成1mol CO2的同时消耗了lmol CO |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
②在t2时刻,将容器的容积迅速扩大到原来的2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之后不再改变条件。请在右图中补充画出从t2到t4时刻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③若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出2个)
(2)改变煤的利用方式可减少环境污染,通常可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得到水煤气,其反应原理为C(s)+H2O(g)CO(g)+H2(g) △H=+131.3kJ/mol。
①该反应在___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
②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可用足量的Na2C03溶液吸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已知:H2S: Ka1=9.1×10-8;Ka2=1.1×10-12。H2CO3:Ka1=4.30×10-7;Ka2=5.61×10-11)
(3)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现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人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平衡所需时间/min |
||
CO |
H2O |
H2 |
CO |
|||
1 |
650 |
4 |
2 |
1.6 |
2.4 |
6 |
2 |
900 |
2 |
1 |
0.4 |
1.6 |
3 |
3 |
900 |
a |
b |
c |
d |
t |
①实验1条件下平衡常数K=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②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a、b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
③该反应的△H ______0(填“<”或“>”);若在9000C时,另做一组实验,在此容器中加入l0mol CO,5mo1 H2O,2mo1 CO2,5mol H2,则此时υ正______υ逆(填“<”,“>”,“=”)。
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燃烧匙中的红磷点燃
迅速伸入钟罩中并塞上橡胶塞。
(1)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实验结束后拔开胶塞,迅速伸入一燃着的细木条,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3)若实验结果测得氧气的含量不足21%,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①
②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通常实验室可以用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溶液来制取。如果是你要利用此反应原理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你会选择跟(填“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氧气相同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可选用,收集后盖上玻璃片(填“正放”、“倒放”)在桌上。
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天平称取等量的氯酸钾,甲向氯酸钾中加入1克氯化钾,乙向氯酸钾中加入1克二氧化锰,丙向氯酸钾中加入1克高锰酸钾,然后同时加热,使其完全反应。试推测甲、乙、丙的实验,收集氧气的速度最慢,收集的氧气最多。
根据事实,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及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1)点燃镁条做信号弹属于反应
(2)铁丝燃烧属于反应
(3)向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属于反应
(4)蜂窝煤中硫燃烧属于反应
(5)加热氯酸钾属于反应
我们曾做过a、木炭 b、硫磺 c、红磷 d、铝箔 e、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产生浓厚的白烟的是(填序号,下同);发出白光,并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生成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剧烈燃烧。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燃烧时,必须在集气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