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利用题9图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
实验步骤与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向A中加入5 mL浓硫酸,打开K,将铜丝伸入浓硫酸中,给A处加热,观察到B中品红溶液褪色,再关闭K。
②实验观察到A中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液面上方产生大量白雾,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白色固体出现,拉出铜丝,停止加热。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白色固体是 (填化学式),C中CCl4的作用是 。
(2)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净后伸入到稀硫酸中,铜丝变亮、溶液变蓝。写出A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分离出C中的上层液体,滴加过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分离的操作名称为: :
②白色沉淀为: ;
③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 。
【原创】(14分,每空2分)下面给出了四种烃A、B、C、D的相关信息:
①烃A在所有的烃中含碳的质量分数最低
②烃B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催熟果实
③烃C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氧炔焰常用来切割或焊接金属
④烃D的分子比例模型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将A和Cl2混合充入一试管,密封后置于光亮处,一段时间后能看到试管内壁上出现的油状物不可能是________(填编号)。将A和Cl2按体积比1:4混合充入试管,密封后置于光亮处,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有机产物有 。
A.CH3Cl B.CH2Cl2
C.CHCl3D.CCl4
(2)写出实验室制取B的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以下不能证实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__。
a.D的邻位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D的间位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e.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5)某有机化合物X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0,小于120。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68%,其余为氧元素。则X的分子式为______。
(14分,每空2分)石油裂化可得到有机物(CH3)2C == C(CH3)2(以下用A表示)。
(1)A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A在通常状况下呈________(填“气”、“液”、或“固”)态。
(2)A与Br2的加成产物B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二烯烃C,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C与一定量Br2反应可能生成D、E和G,而D与HBr的加成产物只有F,则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H与酸性KMnO4溶液生成己二酸,则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C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有________(选填字母)。
a.芳香烃b.炔烃 c.环烯烃 d.二烯烃
(10分)(1)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如下:
1 mol维生素A最多可与_____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维生素A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芳香化合物。
(2)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主产物,下式中R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
(Ⅰ)
(请注意H和Br加成的位置)
(Ⅱ)
请写出实现下列转变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明反应条件。
①由CH3CH2CH2CH2Br分两步转变为CH3CH2CHBr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CH3)2CHCH===CH2分两步转变为(CH3)2CHCH2CH2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人们对苯及芳香烃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分子式为 C6H6 的一种含两个叁键且无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 。
(2)已知分子式为 C6H6 的结构有多种,其中的两种为
①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
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Ⅱ能_______(选填a、b、c、d,多选扣分)而Ⅰ不能
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定量方面(即消耗反应物的量的方面):1 mol C6H6 与H2加成时:
Ⅰ需______mol,而Ⅱ 需 _______mol。
②今发现C6H6还可能有另一种如右图立体结构:该结构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
(8分)(1)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同一种物质 。
①金刚石与“足球烯”C60; ②D与T;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 ②
CH2=CH2 → CH3CH2OH → CH3COOCH2CH3
①
② 反应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