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定值电阻做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连接实物时,开关应_______。
(2)如图甲所示,闭合电路前,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____,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并在方框中画出该实物图的电路图。
(3)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应(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V。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1.0 |
1.5 |
2.0 |
- |
3.0 |
电流I/A |
0.2 |
0.3 |
0.4 |
0.5 |
0.6 |
(5)下图丙中作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并写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禾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先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好天平的平衡,然后进行以下测量:
①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1,记录在表格中。
②如图乙所示,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瓶与液体的总质量m2,记录在表格中。
③如图丙所示,将瓶中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记录在表格中。
请完成表中数据的填写。
物理量 |
空瓶的质量 m1/g |
瓶与液体的总质量m2/g |
液体的体积V/cm3 |
液体的密度ρ/g·cm-3 |
测量值 |
15 |
20 |
(1)表格中的两个数据:瓶与液体的总质量_______g,液体的密度ρ_______g·cm-3
(2)小禾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第二种实验方案,依次测出瓶和液体总质量M、倒入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瓶与瓶中剩余液体质量m,请用上述物理量符号写出计算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
(3)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的测量误差更一些(选填“大”或“小”)。
孙斌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说明此时气压(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如图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物体重为5.4N。
(1)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是________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
(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推动的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
(2)将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1<h2)由静止开始释放的目的是:。
(3)小球推动木块,最后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乙,分析后可得到的结论是。
(4)小明在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时,他利用如图丙实验装置,将同一个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分别将质量不等的两颗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而后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你认为此实验方案(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