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原因在于
| A.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 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
| C.垄断组织建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 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权 |
早在1947年3月,毛泽东向有关外事人员谈起外交问题时就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体现此精神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C.“一边倒” | D.“不结盟” |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 B.多极化世界格局最终形成 |
| 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 D.“冷战”开始出现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 B.成立经互会 |
| C.成立华约组织 |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
一篇历史论文把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
|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下列不属于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 A.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
| B.科学都成为最重要的推动力 |
| C.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 D.都促使交通工具和动力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