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0分)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①于令仪者,市井②人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注释】① 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 ②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③长厚:为人忠厚。 ④忤:触犯。 ⑤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末句“卒为良民”中“卒”的意思与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买鱼烹食 B.故余虽愚,有所闻
C.生年不详 D.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2)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昔者,虢①君骄恣自伐②,谄谀亲贵③,谏臣诘逐,政治踳乱④,国人不服。晋师伐之,虢人不守。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其御⑤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⑥。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⑦,臣愿谏,恐先说(shuì)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有间,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式而叹曰:“嗟乎!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⑧自易,逊⑨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
(节选自贾谊《虢君好谀》)
【注】①虢(gu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②自伐:刚愎自用。③谄谀亲贵:信用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的小人。④踳(chuǎn)乱:杂乱。⑤御:车夫。⑥腶(duàn)脯粱糗(qiǔ):肉及粮食等食品。⑦至言:忠言。⑧块:大土块。⑨逊:悄悄地溜走。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知之何以不谏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
① 以先帝遗德 ()②引喻失()
③知寡人邪()④君子独贤也,亡()
下面各项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恢弘志士气②何故储之
B.①塞忠谏之路也②御块自易
C.①至泽中②每自比管仲、乐毅
D.①禽兽食②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嗟乎!贤固若是苦耶?
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______”建议,乙文中,虢君之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兴平中②,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③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质讷:朴实敦厚②汉献帝兴平年间③采稆:入山打柴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3分)
①采稆
《老子》作训注
问“三余”之意。
翻译句子。(2分)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
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遇)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2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自董卓来 ( )
(2)于是与亮情好密。()
(3)天子而令诸侯 ( )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曹操比袁绍然侍卫之臣不懈内(《出师表》)
B.而: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C.因:高祖之以成帝业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之:犹鱼有水也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题目。
两牧竖(牧竖:牧童)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蒲松龄《牧竖》)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①想数十步__②号如前状__
③乃舍此彼__④既而奄奄僵卧__
下列句中划线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始望见 B.又转奔
C.久不动 D.竖下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②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请简要赏析这片小小说的主要特色。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题目。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列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朝衣冠
C.登泰山而天下
D.吾妻之我者,私我也

下列“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能谤讥于市朝
③皆朝于齐 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下列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形体美丽,光彩照人。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C.忌不自信。
译文:邹忌自己不相信妻子的话。
D.吾与徐公孰美?

译文:我和徐公谁漂亮?
对第一自然段段意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通过城北徐公的衬托,邹忌的妻、妾、客的赞美,极力渲染、突出邹忌“形貌昳丽”。
B.写邹忌在听到妻、妾、客赞美后领悟到的道理。
C.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奉承而受蒙蔽,并从中悟出道理。
D.反复说明邹忌之美,并揭示出邹忌美的原因。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题中的“讽”字是用委婉的话劝告的意思。
B.妻子的回答用的是反问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个判断句,“于朝廷”是介词结构后置。
D.成语“门庭若市”的意思是门前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