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塞下秋来风景异 | 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欣然前往![]() ![]() ![]() ![]() ![]() ![]() ![]() ![]() |
C.不宜妄自菲薄/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D.愿陛下亲之信之/亲射虎,看孙郎 |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从当前形势出发,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 和亲贤远佞。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
B.节选部分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蕴含自己深厚的感情。 |
C.文中用了较多的篇幅谈“选贤与能”,在政事安排上为后主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 |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中的“汉室”指的是先汉王室。 |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解释划线字:(4分)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
(3)但当涉猎___________ (4)盲臣安敢戏君乎 ____________翻译下列句子。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出《孙权劝学》中出现的两个成语:;
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注释】没人:会潜水的人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⑴日与水居也()⑵则虽壮()⑶故北方之勇者()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未有不溺者也。从上面文段中,你获得什么启示,请你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不敢稍逾约()(2)益慕圣贤之道()
(3)四支僵劲不能动()(4)腰白玉之环()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你从作者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lǜ):标准。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好饮酒(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以一斗为率(把、用) | B.击之不中(助词,相当于“的”) |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 D.与上会于留(在)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4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3)便要还家( ) (4)不足为外人道也(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文中写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你说说村中人为什么“皆叹惋”?(2分)
“老有所终”“幼有所养”是“大同社会”的特征之一。在选文中,哪一句话具体描绘了这样的生活画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