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MPQO为有界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边界上有电场),电场强度为E=mg/q,ACB为光滑固定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R,A、B为圆水平直径的两个端点,AC为圆弧。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从A点正上方高为H=R处由静止释放,并从A点沿切线进入半圆轨道,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能量损失,关于带电小球的受力及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C点时对轨道压力为3 mg
B.小球在AC部分运动时,加速度不变
C.适当增大E,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可能为零
D.若E=2mg/q,要使小球沿轨道运动到C,则应将H至少调整为3R/2
平面MN、PQ、ST为三个相互平行的界面,Ⅰ、Ⅱ、Ⅲ为三种不同的介质,平面ST的上表面涂有反射层(光线不能通过)。某种单色光线射向界面MN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光路如图所示。则()
A.当入射角β适当减小时,光线c、d都可能会消失; |
B.当入射角β适当增大时,光线d可能会消失; |
C.对于三种介质,光在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
D.出射光线b、c、d不一定平行。 |
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只有四条谱线,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它们分别是从 n = 3、4、5、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红色光谱是氢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
B.蓝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 = 6能级或 n = 5能级向 n = 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
C.从 n =" 6" 能级向 n = 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比从 n =" 6" 能级向 n =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低; |
D.若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1" 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将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如图所示电路,电键S先闭合,稳定后,再断开电键S.若线圈中直流电阻为零,则从断开S开始计时,电容器C的N极板上的电量q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中的哪一个?()
|
有5个完全相同的灯泡连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如图所示。若将该线路与交流电源接通,且开关S接在位置1时,5个灯泡发光亮度相同;若将开关S接在位置2时,灯泡未烧坏,则下述可能的是()
A.该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 |
B.该变压器是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 |
C.副线圈中的灯泡仍能发光,只是更亮些 |
D.副线圈中的灯泡仍能发光,只是亮度变暗 |
如图,轻杆的一端紧固一光滑球体,杆的另一端O为自由转动轴,而球又搁置在光滑斜面上。若杆与墙面的夹角为β,下面倾角为α,开始时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α,且α+β<90°,则为使斜面能在光滑地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球体离开斜面之前,作用于斜面上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及轻杆受力T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 |
B.F逐渐减小,T逐渐增大; |
C.F逐渐增大,T先减小后增大; |
D.F逐渐减小,T先减小后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