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不需要酶催化的是图         所示的化学反应,据此可以判断该膜是         膜。
(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会发生图②所示的化学反应;能够催化图①所示的化学反应的酶是               
(3)上述4种化学变化         (是/否)都能发生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
(4)影响③所示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影响④所示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③④膜上除了能产生图示所示物质外,还均能产生
            
(5)若图④反应所需的酶的单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n,通过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е的C,则C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分别是蓝藻(左图)和衣藻(右图)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两者虽然在结构上都具有等,但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为
(2)蓝藻有很多种,水体富营养化,海水中出现的“________”现象就含有很多种此类生物。团藻、颤藻、念珠藻中,属于蓝藻的是
(3)蓝藻细胞中含有两种物质,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异养)型生物。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结构只有通过能观察到。此图中结构1是,其主要成分是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该生理功能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3)在西瓜果肉细胞中,糖类主要存在于[ ]
(4)如果该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则其由细胞中的[ ]控制合成,与其加工、运输和分泌有直接关系的膜性细胞器有(填序号);
(5)如果B图为洋葱根尖细胞,则应该没有(填序号);
(6)此图中与[11]的形成有关的是 [ ]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原理是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种单体组成,有个肽键,肽键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个氨基。
(5)形成该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将该片段水解,需要消耗个水分子。该片段最右端的肽键水解后生成的氨基酸的结构式为。(写在方框内)

乙酰胆碱是形成记忆所必需的神经递质和形成长期记忆的生理基础。“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定位损伤大鼠的脑,利用水迷宫测试观察行为学的改变。利用水迷宫进行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错误次数
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
A
不做任何处理
8.76
112.39
B
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1μL
15.72
149.73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能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信号通过(结构)来传递,在神经元内部以信号的形式传导。
(2)胆碱能神经元活动与受体有关,毒蕈碱受体是其中的一种,B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让鹅膏蕈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与相似的效果,以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机制的目的。
(3)表中的实验数据表明了B组大鼠的,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4)B组的实验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才能将药物注射到大鼠脑的一定区域, 如果仅有A组实验作对照,该实验在设计上不够严密,需增加一组实验,该组实验的处理方法为,当新增一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组相近时,可进一步支持上述猜测。

恶性高热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是由氟烷等挥发性麻醉药物所触发的一种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病情危重,常危及生命。恶性高热易感者的骨骼肌细胞膜有缺陷,导致由5000多个氨基酸组成的钙离子通道蛋白RYR1结构异常,在诱发药物氟烷等挥发性麻醉药物的作用下,该钙离子通道持续开放,钙离子持续大量外流,使全身肌肉痉挛,产热急剧增加,体温迅速升高,在没有特定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措施难以控制体温的升高。同时产生大量乳酸和CO2,出现酸中毒、低氧血症、高血钾、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可导致死亡。
(1)研究发现某种麻醉药物是通过抑制突触传递来实现麻醉作用的,在该药物作用后,检测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含量,与作用前相比较并未减少,则可推测该药物很可能是通过作用于来发挥作用的。若用该药物作用于下图中的突触,然后刺激左侧神经元一次,电流计指针将偏转次。

(2)恶性高热的病因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恶性高热的原理可以说明()(多选)

A.无机盐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肌细胞中钙离子的含量越高越好
D.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4)在发病时,患者细胞内的(生理过程)显著增强,释放大量热量,此时细胞内活动显著增强的细胞器是,此时机体中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使机体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但体温仍然迅速升高,这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