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8分)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这首诗以________为题材,“柳枝词”之题相传为后人所加,除了用杨柳的传统意象表达感情外,该题材还与诗中的____________这一句相照应,切合当时情景。(2分)
这首诗的末句与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哪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二者情感表达手法的相似之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①。
[南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②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释】
①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的春季,当时,辛弃疾任江东抚司参议官,是江
东留守叶衡的部属。叶衡对辛弃疾颇为器重,后来他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立即推荐稼轩
为“仓部郎官”。写此词时,叶衡尚未作“丞相”,题目云“为叶丞相赋”,是后来追加的。
②“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8.这首词上片画线/子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答:
9.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诗人沉重
的忧伤。你的看法怎样?为什么?请联系全诗说明。
答: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8—9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
时。
8.题目为“晚望”,诗人具体“望”到了哪些景色?请简要叙述。
9.末尾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本曲“三千丈清愁鬓发”一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最后三句“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的写景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⑴首联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⑵诗以“客至”为题,并贯穿全篇。请结合全诗对此概括说明。

⑶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