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初捕 |
32 |
32 |
14 |
18 |
重捕 |
36 |
4 |
18 |
18 |
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该草地上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144只/hm2
B.若被捕捉过的田鼠下一次更难捕捉,则计算出的平均种群密度比实际的可能偏高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为8/9
D.若该草地平均每100 m2有2.88个洞口,则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2.5∶1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
A.竞争、种内斗争 | B.共生、寄生 | C.寄生 | D.种内斗争 |
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一块稻田中的全部稗草 |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 C.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 D.一片草原中全部细菌 |
在下图中,表示种群数量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进行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
A.4000尾 | B.3200尾 | C.1600尾 | D.800尾 |
对生物种群的研究,最核心的问题是研究()
A.年龄组成 | B.种群数量及其变化 | C.性别比例 | D.种群的空间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