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前者是小说,选自《呐喊》;后者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按体制分“风”“雅”“颂”三类,常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
C.战国时的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采取层层推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结尾概括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
D.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形象,他的悲剧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是()
A.今夜,月明风清,老头子又悠闲地出现在了苇塘里。 |
B.冬季,凄风苦雨,是我们学习的好时节。 |
C.园子里,父亲目望多年前祖母种的花草树木,触目伤怀,不禁悲从中来。 |
D.三十年,见惯了老乡们的生死祸福,信客行走在风尘苦旅中。 |
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鞠躬杀戮珐琅张惶失措 |
B.狼籍烦躁赃物眼花嘹乱 |
C.噩耗伎两掳去长途跋涉 |
D.拂晓肃穆霹雳丰功伟绩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震悚(sǒnɡ)荒谬(miù)溃退 (kuì)锐不可当(dànɡ) |
B.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ɡ)仄歪 (zè) |
C.阻遏(è) 吊唁(yàn)诘问(jí)差使(chāi ) |
D.蹒跚(pán)尴尬(ɡān) 惊骇 (hài)歼灭(jiān)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说》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作品,诗中的“雨说”,其实也就是诗人在说。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让“雨”对孩子们深情倾诉,令人真切地感到“雨”的挚爱之心,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一位鼓励孩子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天使的形象。《夜》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作品,这首小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 宁静的心境。 |
B.《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是英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小说通过主人公于勒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
C.《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
D.《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晚期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
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竹,是上苍赏赐给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①泻逝于山脚下的洼地②凝结在叶间化为晶莹的露珠
③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④跌落岩缝汇聚成“丁冬”作响的山泉
A.④③①② | B.②③④① |
C.②④①③ | D.①③④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