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就医、养老、住房、就业、交通、治安问题,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也是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为百姓说话”现如今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2014年两会期间,在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热点。有关“三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的焦点。
结合材料回答: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人民说话” ?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首都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但在国庆前夕,北京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为了保证国庆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关部门使用科技手段,成功地进行了“人工驱雨”作业,为国庆盛典提供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天空。试分析“人工驱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16分)截至2009年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对市县依法行政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行政决策新机制逐步完善,公民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依法决策相结合的模式开始形成,越来越多的公民有序参与政府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增强。各地各部门不断探索,把行政决策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轨道。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政治意义?(12分)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4分)
(8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民主自由权利。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归国华侨等,会务费用由政府开支。
根据上述事实,应怎样认识我国的人民民主?
图表1:我国近几年税收情况表
|
|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表(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时间 |
储蓄存款余额 |
2002年 |
9.2 |
2003年 |
10.10 |
2004年 |
12.16 |
2005年 |
14.21 |
2006年 |
15.34 |
2007年 |
17.2 |
2008年 |
20.01 |
2009年 |
24.44 |
注:据调查,我国居民收入的绝大部分存在银行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会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