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
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
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
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
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
化的液体(如图)。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
体就_______成蒸气,并__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
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_______成液体,并______
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
某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下图所示图线。
(1)由图可知:加热_______分钟后,水开始沸腾;______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水在沸腾过程中需不断_______,水的温度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2)如在水沸腾过程中,突然取走酒精灯,则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3)为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图中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的玻璃泡是干燥的,我们发现_______(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说明____________。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空气的湿度越______(选填“大”或“小”),水的蒸发就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_______,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在金属盘中加入_______(选填“冰块”或“热水”)。
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某同学做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_______;能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的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