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强调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史核心价值体系。
材料二:2012年3月底启动的首届“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历时两个多月,共有1-08名新闻人物参评,65.7万名读者(网民)参与投票,评出了一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敬老爱亲的先进人物和感人故事,树立了新时期公民道德的楷模。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内容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开展评选公民楷模这一类活动,对发展先进文化有什么重要作用?(4分)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向楷模人物学习。(4分)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角色及其相应的责任并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不可选择的,如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关心体贴父母,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完成学业,等等。面对这些不可选择的角色与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办?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党的报告。
材料二 2014年2月中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空气污染,各地纷纷采取应对措施。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一些中国人身体力行的理念。马年新春,人们就注意到,不少人出行放弃开私家车,而是选择比平时更松快的公交车;有的家庭外出旅游时关掉了所有电源……
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现状是怎样的?
(2)为真正实现低碳生活,建设美丽中国。我国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3)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为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呢?
材料一 新华网载文指出,由于疏于管教,加上社会诱惑增多,部分留守少年儿童沾染上沉迷游戏、赌博等恶习,甚至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关数据显示,16岁到18岁阶段的留守少年犯罪占总案件的比例,2008年为10%,2009年为13%,2010年达到17%。
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电: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留守家属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等关爱工程,爱心父母大联盟、免费邮寄爱心包裹等关爱活动的深入开展,让近5800万留守流动儿童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的关爱,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体现了对留守儿童的什么保护?以上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3)请你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刚买车,就有保险公司发来短信;刚看房,就有装修、租赁公司来联络;网购过程中,“钓鱼”、诈骗等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在网路活动中,随意搜集、擅自使用、非法泄露,甚至倒卖、出售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问题日趋严重。
材料二 2012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该决定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信息安全,确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并赋予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填补了我国网络立法的制度空白。
(1)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说明了什么?
(2)加强网络信息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合。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1)材料一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或观点?
(2)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