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
材料 |
主要化学成分 |
A |
刚玉、金刚石 |
三氧化二铝 |
B |
大理石、石灰石 |
碳酸钙 |
C |
普通水泥、普通玻璃 |
硅酸盐 |
D |
沙子、石英 |
二氧化硅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 |
B |
等体积pH=3的HA和HB 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 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
HB酸性比HA强 |
C |
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中 |
镁表面有气泡 |
金属活动性:Al>Mg |
D |
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 加入2 mL 2%的CuSO4溶 液,振荡后加入0.5 mL有 机物Y,加热 |
未出现砖红色 沉淀 |
Y中不含有醛基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操作 |
|
① |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
② |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
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
③ |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
④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⑤ |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液 |
⑥ |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
A.①④⑤B.②③⑤ C.①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装置省略)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装置。先给钠预热,当钠熔化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观察到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
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
D.根据管右端棉花球的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 |
下列有关实验或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图1所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时观察到产生白色喷泉 |
B.如图2所示的两套装置均可制备NH3(不考虑净化和收集) |
C.称取2.5 g CuSO4·5H2O,放入100 mL容量瓶中,配制0.10 mol·L-1CuSO4溶液 |
D.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可加入Ca(OH)2溶液后过滤 |
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可制取少量蒸馏水 |
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C.装置③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H2、CO2、Cl2、HCl、NO等气体 |
D.装置④中X物质若为四氯化碳,则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