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饱和氯水与石灰石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定性研究。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 mL饱和氯水(如图所示),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退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滤液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第三份滤液加热,看到滤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
请回答:
(1)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比氯水强的原因是                        
(2)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外,还有       (填写溶质的化学式)。
实验二:定量研究。
在圆底烧瓶底部,用一塑料网包住块状石灰石(过量)与150 mL饱和氯水反应,按下图所示装置实验,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将装置密封后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量筒中的气体不再增加时停止实验。

请回答:
(3)实验结束后检测到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除CO2外还有O2,请写出Ⅰ中产生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2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请你对装置Ⅲ进行改进(水槽中仍为水),最简单的方法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FeSO4,较多的Cu2+,少量的Na+ 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列流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7H2O晶体及金属Cu。

(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有,
(2)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过滤.洗涤.烘干。

(16分)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


密度
(g/cm3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环己醇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环己烯
0.81
-103
83
难溶于水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下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
沸点依次是78.4℃、118℃、77.1℃)
(1)在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
和浓硫酸的方法是:

(2)在该实验中,若用1mol乙醇和1mol 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原因是
(3)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_______,
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_______。
(4)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用实验室准确配制的0.100mol/L的NaOH溶液测定某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其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支碱式滴定管(如图有两只滴定管,你选择哪一只?)(填写对应字母),用少量标准NaOH溶液润洗2~3次水洗后的碱式滴定管,再加入标准的0.100mol/L的NaOH溶液并记录液面刻度读数;

②用酸式滴定管精确地放出25.00mL待测盐酸,置于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酚酞试液2滴;
③滴定时,边滴边振荡,同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锥形瓶内溶液由
(填写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④记录液面刻度读数。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消耗标准盐酸的体积,再重复测定两次,实验结果记录见下表:

实验次数
起始滴定管读数
终点滴定管读数
1
0.00mL
24.02mL
2
0.50mL
24.46mL
3
1.00mL
25.02mL

测得未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保留小数点后3位)。
⑤如果滴定结束时俯视碱式滴定管刻度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对滴定结果稀盐酸浓度的影响是(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以下问题:

(1)在A试管中配置好体积比为3:2的乙醇和乙酸,加热至沸腾,很久都末有果香味液体生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试管中所装溶液应为_________,乙酸乙酯生成后,将在该溶液的___________(填“上”或“下”)层,分离出产品所需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这位老师采用球形干燥管代替长导管,并将干燥管的末端插入B中液面以下,在此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