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都会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就像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像看到“嫦娥”二号飞向太空、“神八”飞天、“天宫一号”升空,就像看到我们申奥成功,看到奥运健儿披金挂银。
材料二 新中国初升的太阳,召唤着海外赤子。彭桓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派出大批访问学者、留学人员,加上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已有一大批海外科技人才。如今,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已形成热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材料一、二、三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态文明是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为目的。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此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美好安徽的重大决策,要求: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安徽,实现安徽永续发展。
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知识谈谈建设“美丽安徽”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要求。(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2013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轮讨论,几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针对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着重健全保护环境的体 制机制,完善防治污染的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全面修订,这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环境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试说明《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对外开放的序幕。针对我国资金不足、技术管理落后的局面,开放初期以“引进”为主,通过利用外资、引进竞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面对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共十五大确立了“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改变,十八大提出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放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结合材料,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谈谈开放战略调整的合理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押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产、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的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请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来分析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