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温湿年变化图是以标明在坐标上的逐月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或降水量)的12个点,按月顺序连接起来的多角形图。把生物的生态特征与气候图相结合,就成为生物气候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图中四地的气候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巴黎气候的相对湿度较大 |
B.安卡拉每个月的相对湿度都比喀土穆高 |
C.12月月均温最高的是火奴鲁鲁 |
D.火奴鲁鲁的气温年较差最小 |
危害柑桔的地中海蜡实蝇,其生活的最适宜温湿范围是16~32℃和75~85%之间,上图中内、中、外三个长方形分别表示其最适宜、适宜和可耐受范围,则该生物气候图表明
A.火奴鲁鲁全年温度、湿度都是最适于蜡实蝇生长发育 |
B.喀土穆因为太热使这种害虫有9个月无法生存 |
C.安卡拉的气候使其全年都可生长这种害虫 |
D.巴黎较冷的6个月对蜡实蝇的繁殖不利,但尚未超过其耐受限度 |
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标明这一时期该国
A.人口数量减少 | B.城市化率提高 |
C.土壤质量下降 | D.粮食单产提高 |
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A.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 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
C.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
下图示意某区域不同信息的图层。地铁建成运营后站点周边地价将随之上涨,但上涨后的地价很难超过5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区域商业中心最有可能位于甲②该区域商业中心最有可能位于丁
③地铁建成运营后,地价涨幅最大的地块是乙④地铁建成运营后,地价涨幅最大的地块是丙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地铁建成运营后,乙地的利用类型最可能是 ( )
A.工业用地 | B.行政用地 |
C.住宅用地 | D.绿化用地 |
读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河流 | C.矿产 | D.气候 |
该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是
①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②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城市人口总量减小
④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⑤阶段Ⅱ到阶段Ⅲ城市化速度加快
A.①②③ | B.①②⑤ |
C.①②④ | D.②④⑤ |
下图为1995~2004年某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住宅区最可能布局在
A.市中心区和内圈 |
B.内圈和中圈 |
C.中圈和外圈 |
D.市中心区和外圈 |
市中心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主要原因是市中心区
①交通通达度低②环境质量差 ③地租昂贵④服务设施差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表示意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情况。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时期(年) |
1985~1990 |
1990~2000 |
2000~2011 |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6.49 |
5.72 |
6.22 |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3.77 |
4.28 |
3.79 |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逐渐增加 |
C.不断减少 | D.先减后增 |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B.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C.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D.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