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示意图,其排列顺序是紊乱的,请根据图形回答问题:
(1)用字母表示正确的细胞分裂顺序 。
(2)图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是________图,此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3)图中B是细胞分裂的前期,此时期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不同的特点是:
(4)图F是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期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
(5)该细胞在分裂结束的时候形成______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相比______________,其意义在于 。
Cu2+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Cu2+又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科研人员以白蜡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Cu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将CuSO4·5H2O水溶液加入基质中,制成不同Cu2+质量分数的“污染土壤”,另设
作为对照。选择健康且生长基本一致的植株,分别进行培养。
(2)培养几个月后,摘取植株顶部刚成熟的叶片,用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进而测定滤液中叶绿素的含量,同时每月定时测定其他相关指标,结果取平均值。
(3)实验结果及分析:
①在Cu2+质量分数为2.5×10-4时,与对照组相比,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增加,从而使植物吸收的增加,净光合速率提高。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升高,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重金属铜会引起叶绿体内相关的活性改变,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叶片中的叶绿素a/b值逐渐,表明重金属Cu2+对叶片中的影响高于对的影响。
②与Cu2+质量分数为2.5×10-4相比,Cu2+质量分数为5.0×10-4时,净光合速率随着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下降而下降,表明此时,成为净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因其下降导致CO2供应不足进而光合速率下降。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Cu2+质量分数继续增大时,气孔导度继续下降,而,表明此时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非气孔因素的存在。
(6分)科研人员为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IGF1) 对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
(1)取动物的软骨,切碎后用 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将配制好的一定浓度的第2代软骨细胞接种到七块细胞培养板上,待细胞贴壁生长后,将每块细胞培养板上的一半细胞加入浓度为100µ g·L-1的IGF1,另一半用 培养。每24h取出一块培养板进行细胞的计数,绘制曲线如下图。
根据曲线分析,加入IGF1后可使 缩短。
(2)取第4代生长良好的软骨细胞两瓶,弃去原培养液,实验组加入含IGF1 的细胞培养液,与对照组一起继续培养48h。电镜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现,实验组细胞中线粒体变丰富,表明IGF1处理后, 细胞内供能充足,活跃;粗面内质网增多,核糖体数量增加,表明IGF1处理后细胞内 旺盛;细胞核体积增大,说明在IGF1作用下细胞持续增殖,细胞核中 均合成旺盛。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实验一】
17世纪,雷迪对腐肉生蛆的古老看法发生了疑问,他提出了三个假设。
假设A:腐肉是滋生苍蝇的地方。
假设B:蛆是由亲代苍蝇产生的,蛆不可能从腐肉中自生。
假设C:即使通气良好,腐肉也不可能产生苍蝇。
(1).从雷迪提出的三个假设来看,雷迪提出的问题是。
若提供以下材料以及器皿:新鲜肉若干,同型号的广口瓶若干,瓶盖若干,纱布若干,实验环境中有苍蝇,其余条件均满足实验所需。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假设B。
(2).实验步骤:。
结果A组瓶中有蛆和苍蝇。
【实验二】
有研究小组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以及生长影响的实验。
用促进种子萌发的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K)和抑制萌发的脱落酸(ABA)依次做了8组实验,实验处理以及结果如图24所示。
(3).由第3和6组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综合8组实验结果,可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4).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激素,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抑制作用,CK对种子的萌发起到作用。
(5).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调节的结果。
【实验三】
把萌发的种子放在26℃的黑暗处培养7天后,从生长状况相同的一些胚芽鞘上分别对应制取三种切段即S1、S2和S3。然后把三种切段分别放在不含外源激素、含IAA、赤霉素(GA)三种培养基上培养(IAA与赤霉素浓度相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天后观察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图。(注意:C表示不含IAA和GA,G表示含有GA,I表示含有IAA)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对切段S3分别用DNA合成抑制剂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后再进行实验,那么影响实验结果最大的是DNA合成抑制剂
B.同一器官不同年龄的细胞对于不同种类的激素反应类型相同
C.切段S2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要低于切段S3的细胞
D.赤霉素促进生长的效果最好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侏儒症是由一种基因疾病引起的,会导致短小的身材和骨骼不成比例的生长。但也可能由于个体发育过程中,垂体周围组织有各种病变包括肿瘤等导致的。
A女士是一个先天性侏儒症患者,未婚。据调查,其父亲、母亲均正常。A女士的哥哥和妹妹B以及他们的配偶均正常,配偶均不携带致病基因。两家的子女中,只有A女士的哥哥家有一女儿C为该病的患者。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2).先天性侏儒症(基因A-a)的遗传方式是。A女士的哥哥的基因型为。
(3).关于女儿C患病的原因可能性最低的是
A.母亲的卵原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
B.父亲的精原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
C.C的垂体周围组织产生病变 |
D.C的下丘脑某些细胞异常 |
(4).经过基因检测,发现B女士携带红绿色盲基因b,若同时考虑先天性侏儒症和红绿色盲两种遗传病,B女士正常的女儿与一个只有红绿色盲基因家族的正常男性结婚,生出一个不患病但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孩子的概率为。这个孩子体细胞中的基因及其中染色体上的位置正确的是。
(5).若已知A女士兄妹三人的血型互不相同,A女士本人的血型为O型。则他们的父母关于ABO血型的基因型组合是。
(6).为保证A女士的哥哥家能够生下一个健康的后代,你认为他们夫妇是否需要遗传咨询,原因是:。
下列是关于水盐平衡其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图简要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字母表示溶液,罗马数字表示过程。
(1).图中A是指内环境成分中的;图中构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内环境的是(用字母回答)。内环境除了图示的组成成分外,还有。
(2).D液流过该区域时,浓度肯定会上升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葡萄糖 C.尿素 D.钠钾等离子
(3).使图中过程II加强的刺激是。
(4).结合图分析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细胞,改变了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从而,最终促进了对水的重吸收。
(5).下列有关抗利尿激素及其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产生,通过垂体释放,进入血液循环运输并作用于肾小管细胞。
B.某人因基因突变导致受体结构改变,不能接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那么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较正常人高。
C.抗利尿激素不仅有减少尿量的作用,而且与肾上腺素在血压调节中起协同作用
D.抗利尿激素是一种九肽化合物,控制其合成的基因长度最长为27个碱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