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
| A.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 |
| 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
| C.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l﹕l |
| D.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Ⅰ |
试管Ⅱ |
试管Ⅲ |
![]() |
|
| 某酶 |
2mL |
2mL |
2mL |
|
| pH |
8 |
8 |
7 |
|
| 温度 |
60℃ |
40℃ |
40℃ |
|
| 反应物 |
2mL |
2mL |
2mL |
| A.甲物质可能抑制该酶的活性 |
| B.该酶比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 |
| C.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高 |
| D.该酶在作用35min后便失去活性 |
下列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最快,是因为20%的肝脏研磨液的浓度高于3.5%的FeCl3溶液 |
| B.3.5%FeCl3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慢是因为其分子摩尔浓度过高,影响了活性的正常发挥 |
| C.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快,是因为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高 |
| D.如果将四支试管放在90 ℃水浴中,第4支试管(加肝脏研磨液的试管)反应速度仍为最快 |
A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②在叶绿体中,ATP的运动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到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③洋葱表皮细胞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④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
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质基质中ATP的形成与氧气无关
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C.在叶绿体中合成ATP需要光
D
.在线粒体中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H]和氧气结合时释放的
以下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的结构简式中“A”表示腺嘌呤,“P”表示磷酸基团 |
| B.原核细胞中ATP只能依靠无氧呼吸产生 |
| C.叶肉细胞中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能产生ATP |
| D.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不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