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反应A(g)+B(g) 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
0 |
5 |
15 |
25 |
35 |
n(A)/mol |
1.0 |
0.85 |
0.81 |
0.80 |
0.80 |
A.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17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 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B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A单质的还原性比B单质的还原性强,C的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比D的阴离子所带负电荷多,则A、B、C、D的原子序数大小关系是
A.B > A > C > D B.C > B > A > D C.A > B > C > D D.B > A > D > C
某主族元素R的原子其电子式可用表示。该元素组成的以下物质,分子式肯定错误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2O5 | B.含氧酸分子式为 HRO3 |
C.含氧酸分子式为H3RO4 | D.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5 |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 | B.HCl、HBr 、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
C.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 D.N、O、F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 D.甲烷在O2中燃烧反应 |
合成氨的反应为:3H2 + N22NH3,其反应的速率可分别表示为v(H2)、v(N2)、v(NH3)(单位为mol·L-1·s-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H2)=v(N2) = v(NH3) | B.v(H2)=3 v(N2) | C.v(N2)=2 v(NH3) | D.2v(NH3)=3v(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