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反应A(g)+B(g)
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
0 |
5 |
15 |
25 |
35 |
| n(A)/mol |
1.0 |
0.85 |
0.81 |
0.80 |
0.80 |
A.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17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 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由图1所示曲线可知,化学催化比酶催化的效果好 |
| B.在H2S溶液导电性实验中,由图2所示曲线可确定通入的气体X为Cl2 |
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2SO2(g)+ O2(g) 2SO3(g)转化关系(图3)中,纵坐标表示O2的转化率 |
| D.图4是用0.l000 mol/L的盐酸滴定20.00 mL 0.l000mol/LNa2CO3溶液的曲线,从a→b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 CO2↑+H2O |
某饱和一元酯C5H10O2,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甲和乙两种有机物,乙在铜的催化作用下能氧化为醛,满足以上条件的酯有
| A.6种 | B.7种 | C.8种 | D.9种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制氧气:2O22—+2H2O=4OH-+O2↑ |
| B.在100ml浓度为1 mol · L-1的Fe(NO3)3的溶液中通入足量SO22Fe3++SO2+2H2O==2Fe2++SO42-+4H+ |
| C.1mo·L-1的NaAlO2溶液和2.5mol· 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2AlO2-+ 5 H+=Al(OH)3 ↓+ Al3++ H2 O |
| D.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与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醋酸:CO+H+=== HCO |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O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
| B.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和O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
| C.由X与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
| D.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后者较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
| B.汽油、甘油、花生油都属于酯类物质 |
| C.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
| D.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