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2M(g)+N(g) W(?)+4Q(g) ΔH<0,起始投料只有M和N。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表示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4的醋酸中:c(H+)=4.0 mol·L-1 |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c(HCO3—) |
C.饱和食盐水中:c(Na+)+c(H+)=c(Cl-)+c(OH-) |
D.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 mol·L-1 |
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40 ℃之前与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
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
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1·s-1 |
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
T ℃时,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1,测得H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时间/min |
c(H2)/mol·L-1 |
c(CH3OH)/mol·L-1 |
v(正)和v(逆)比较 |
t0 |
6 |
0 |
? |
t1 |
3 |
1 |
v(正)=v(逆) |
A.t0~t1时间内v(H2)=3/(t1-t0) mol·L-1·min-1
B.t1时,若升高温度或再充入CO2气体,都可以提高H2的转化率
C.t0时,v(正)>v(逆)
D.T ℃时,平衡常数K=1/27,CO2与H2的转化率相等
一定温度下,在某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 mol H2O(g),发生反应:2H2O(g)2H2(g)+O2(g) ΔH=+484 kJ·mol-1,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时间/min |
20 |
40 |
60 |
80 |
n(O2)/mol |
0.001 0 |
0.001 6 |
0.002 0 |
0.002 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为0.968 kJ
B.前2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5×10-5mol·L-1·min-1
C.增大c(H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率
D.使用颗粒更小的纳米级Cu2O,可以增大平衡时O2的体积分数
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2CO2(g)+N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
C.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或CO |
D.570 K时及时抽走CO2、N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