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快车”号和“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分别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气态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存在不但会导致金星上的温室效应被成倍的放大,而且可能会在火星上也诱发温室效应的产生。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与18O为同种原子 |
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 |
C.16O=C=18O与16O=C=16O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
D.16O=C=18O与NaO2反应生成的氧气中含18O |
从反应结果分析,下列关于“反应先后顺序”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A.向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O2,NaOH先发生反应 |
B.向体积比为1:1的SO2和CO2混合气体中加入少量氨水,SO2先发生反应 |
C.向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Fe粉,Cu2+先被还原 |
D.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NH4+先发生反应 |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常温下甲、乙两醋酸溶液,测得甲的pH= a,乙的pH= a+1
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0.1倍 |
B.物质的量浓度c(甲)=10c(乙) |
C.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 |
D.甲中的c(OH-)为乙中的c(OH-)的10倍 |
如图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 ΔH<0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根据此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t1时减小了SO2的浓度,增加了SO3的浓度 |
B.t1时降低了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C.t1时减小了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D.t1时增加了SO2和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常温下,取0.2mol/LHX溶液与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A.C(X-)-C(Na+)=9.9×10-7mol/L |
B.C(Na+)=C(X-)+C(HX)=0.1mol/L |
C.C(OH-)-C(HX)=C(H+)=1×10-6mol/L |
D.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大于0.2mol/L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例2:1的是( )
A.硫酸铵固体中n(NH4+)与n(SO42—) |
B.相同温度下,0.01 mol/L的醋酸溶液与0.02 mol/L 醋酸溶液中的c(H+) |
C.液面均在“0”刻度时,50 mL酸式滴定管和25 mL酸式滴定管内所盛溶液的体积 |
D.40℃时pH=7的(NH4)2SO4与NH3·H2O的混合液中,c(NH4+)与c(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