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种观赏性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这种观赏性鱼有多对相对性状,如眼型有正常眼、非正常眼,尾鳍有单尾鳍、双尾鳍,体色有白色、紫色等。
(1)某科学家分析,一条纯种雌性金鱼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由正常眼突变成为非正常眼,显性性状是___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F1雌雄鱼中均有正常眼,也有非正常眼。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控制眼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
(3)如果已经证实控制尾鳍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单尾鳍对双尾鳍为显性。某养殖场出于生产的需求,需要通过杂交育种培养出一批在金鱼鱼期就能识别出雌雄的鱼苗。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用的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证明金鱼体色的遗传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白色是四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表示)。而四对基因中只要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就使个体表现为紫色。观察发现紫色鱼的体色深浅程度随显性基因数目增多而加深,则紫色最深的金鱼其基因型应该是________,用紫色最深的紫色鱼与白色鱼杂交得到足够数量的F1,让F1雌雄鱼杂交,得到F2个体,若F2个体的各表现型成活率相同,F2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鬛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卷尾鬣蜥引入后,与沙氏变色蜥的种间关系是
(2)如果A图中柳仔树等植物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沙氏变色蜥占据的营养级从中能得到的最低能量值和最高能量值是KJ和KJ。
(3)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这是属于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表明生态因素的变化,可使其发生改变。
(4)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该能力的基础是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受精卵,常用的技术是。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和S蛋白,其中检测是否有S蛋白产生的常用方法是
(2)将上述转基因蚊子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原因是
(3)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后可以引起免疫,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主要途径为(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其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用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
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
(2)F2中的三角形果实有种基因型。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该亲本的基因型为
(3)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中的比例为;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分别是
(4)图中卵圆形果实的出现是的结果,该种变异从减数分裂的过程来看,发生在

下图1表示X植物和Y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图2表示X植物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施肥和不施肥时的光合速率(实验中其它因素相对恒定且适宜),请据图回答:

(1)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有
(2)据图1分析: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斯时,X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是(mgCO2/100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时,X植物与Y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是(mgCO2/100cm2叶·小时)

(3)分析图2可知:与B点相比,A点和C点条件下限制X植物吸收CO2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该图实验结果表明,在的条件下施肥效果好。]
(4)研究表明,光合速率受光合产物从叶中输出速率的影响。若Y植物正处于结果期,其状态如右图①所示。将植株上其他叶片全部摘除,只保留一张叶片,如右图②所示,则留下叶片的光合速率将(填“增大”或“减弱”),原因是

右图是生态学家用大草履虫所做的实验得出的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

(1)大草履虫增长符合型曲线。
(2)大草履虫增长率最快是在点。
(3)种群数量增长明显受到限制是在段。
(4)d点是大草履虫增长的(又称环境容纳量),此后,种群数量不在增长原因是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种群密度增加,激烈,使种群的死亡率增加所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