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左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右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①过程发生的时间主要是在期,场所是在
(2)X链碱基排列顺序为,Y链碱基排列顺序为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性遗传病,从根本上说,该病来源于
(4)Ⅱ8基因型是,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是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图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2)②图所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所处分裂时期是
(3)处于④图分裂时期的细胞的名称可能是,也可能是
(4)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5)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具有染色单体的是
(6)③图有个DNA分子,条染色体,②图有个DNA分子。

土壤中生活着大量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某同学想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是否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还原糖,请你帮助完成相关设计。
实验用具及药品: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
(1)实验假设:
(2)实验步骤:
①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地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去掉。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A、B,分别加入。然后在A烧杯中加入30mL的土壤浸出液,在B烧杯中加入
③在室温下放置7天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
A1、A2,B1B2
④在A1、B1中加入。在A2B2中加入并加热。
⑤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现象:
如果支持实验假设,则实验现象是

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请据图回答:
(1)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
与固定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酶,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与直接使用酶相比,其反应效果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先要把包埋材料加热溶化,其加热方法是:
使用了下图[ ]方法包埋。

(3)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溶液中形成凝胶珠。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D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量多且体积较小,则A是
(2)物质b的分子结构特点是
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形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种,分子中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d属于类物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