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京口月夕书怀                     旅夜书怀②
(南宋)林景熙①                   (唐)杜甫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作者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宋亡之后。②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
《京口月夕书怀》中的“凉”字堪称关键,全诗以山风、秋夜来写              之凉,以华发、异乡写              之凉。
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绝句,完成题目。

宴词

柳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

【注释】①畎:quǎn,田间小沟。②棹:zhào,船桨。

(1)请为末尾句补一个字,使诗句完整。

(2)诗人参加宴会是为了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唐)刘长卿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兵衡山,为五岳之一。

B.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中怀想林中高卧,暗示他即将归去。

C.颌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

D.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各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D.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本诗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中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