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题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基本意象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等,每一意象也只有寥寥几行诗句,但却艺术地把这些意象叠加成了一首长诗、一个整体,从而传递出诗人对世态人生的探讨,对理想境界的企望。 |
B.《茶馆》中,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而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符合他们的职业身份。 |
C.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将狂人“恐惧、多疑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迫害妄想型”的精神病特征描写得鲜明突出,但这并非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警世之作。 |
D.《欧也妮·葛朗台》中的欧也妮先将自己的积蓄全部送给查理,后来将母亲的遗产全部给了父亲。她从来不把黄金放在心上。查理的归来使充满温情和善良的欧也妮重新获得了幸福。 |
E.《子夜》由“三条线索”相互交织,串联全篇。其中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是主线,即以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主线,而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工人、与双桥镇农民的斗争是两条副线。简答题
(1)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评罗贯中写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请举出《三国演义》中的事例说明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具体表现。
(2)《红楼梦》中《葬花吟》这首诗的作者,是书中哪个人物?请简述这个人物“葬花”的有关情节。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②(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粱惠王》)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上面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简答题(任选一题)( 5分)
(l)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明嘱曰:“望于敬在公瑾面前勿失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嫉妒。又要寻事害亮。”
“此事”指的是什么事?公瑾后来“寻事害亮”,又指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 第六十一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宝玉道:“也罢。这件事我也应起来,就说是我吓他们玩的,悄俏的愉了太太的来了……”
宝玉“应起来”的是什么事?他为什么会把这件事应下来?请简述相关情节。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态度有何矛盾之处?如何理解此矛盾?
简答题。(选做一题)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85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备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不纳丞相之言”所指何事?刘备是如何托孤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第95回选段,回答问题。
忽报马探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街亭为什么会失守?“大事去矣”的“大事”指什么?
答第()题
阅读《三国演义》,回答后面题目。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司马昭担心邓艾反叛,命令钟会防范邓艾。钟会向姜维请教制约邓艾的方法。姜维让钟会向朝廷上书说邓艾早晚必反。然后派人截了邓艾给朝廷的文书,仿照笔迹重新写成,里面全是傲慢之语。司马昭看后大怒,令钟会收服邓艾。 |
B.钟会与姜维来到成都,派卫瓘出其不意地收捕了邓艾。邓艾的军马全部归钟会统领。钟会与姜维商议谋反大事,拟诈称魏太后有遗诏,令讨伐司马昭,诸将不服。钟会将诸将困在宫内,并准备将不顺从者全部杀掉。但走漏了消息,卫瓘带兵杀来。钟会自杀身亡,姜维仰天长叹后,苦战至死。 |
C.司马昭中风而死,他的儿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曹奂只得举行禅让大典,将江山让给了司马炎,魏国宣告灭亡。这时距汉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仅四十五年。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让他留在洛阳,然后改国号为大晋,自己当了皇帝。 |
D.吴主孙休忧患成疾,卧床不起。孙休手指太子而死。众臣议太子年幼,不能治国,于是立乌程侯孙皓为君。孙皓即位,沉溺酒色,宠幸宦官,且凶暴日甚。群臣不敢劝谏。孙皓奢侈无度,大兴土木,国库空虚,人民怨声载道。 |
E.将军陆抗屯兵襄阳,与晋将羊祜和平相处。羊祜死后,司马炎根据他的建议拜杜预为大都督,起兵伐吴。吴军望风而逃,全面溃败,孙皓自缚,效法刘禅,率文武百官开门归降,从此,东吴皆归大晋,吴国宣告灭亡。至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请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答。
(1)孙权大怒,差人召鲁肃责之曰:“子敬昔为刘备作保,借吾荆州;今刘备已得西川,不肯归还,子敬岂得坐视?”肃曰:“肃已得一计,正欲告主公。”鲁肃欲设计何人?请简述与该计谋相关的故事情节。
(2)佗曰:“此乃驽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请简述华佗为关羽治疗手臂的过程。
我选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