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针对刑警的做法,写一段评论(可赞同也可否定),100字以内。
“丢、丢、丢手绢……”这个“古老”的游戏现在基本绝迹。但2010年1月28日晚上,南京浦口的一位警察和几十个大学生在黑暗中玩了一回这样的游戏,是为了帮一位女大学生找回被盗的手机。
28日晚上,泰山新村派出所接到辖区一大学女生的报警。这名女生当时在教室上晚自习,出去上洗手间回来发现放在课桌上的手机不见了。刑警李明月立即赶往现场,报警女生说自己去洗手间的时间很短,同学也反映在这期间,无人离开过教室。因而这名女生请求在教室里的同学都不离开后报了警。刑警李明月判断手机应该还在教室里。报警人提出:让每位同学翻开自己的书包和口袋,证明清白后再离开教室。
刑警李明月并没有满足报警人的要求,他询问了手机型号和价格后,发现倘若按照盗窃赃物认定价值的话,这部被窃手机仅值数百元。
李明月在和学校领导沟通后,有了主意。他对学生们说道:“这位同学手机丢了,肯定是哪位同学无意中把它当成自己的手机了。但这位同学误会了,还报了警。如果让拿手机的同学当场还回来,可能解释不清楚。这样吧,我们做个丢手绢的游戏。”“关灯,大家都离开座位,围成个圈。”20多名大学生按照李明月的要求,离开了座位,参与到游戏中。
“丢、丢、丢手绢……”同学们一边喊着,一边拍手,一个接一个同学转着圈,回到自己座位上。在这个过程中,民警给学生讲起了自己办案的小故事以启发学生的道德思维。10分钟后,见大家都返回座位了,刑警李明月示意开灯。李明月对课桌进行搜寻,果然在一张课桌抽屉里,发现了一部手机。经确认,这正是失窃的手机。据推测,“小偷”在做游戏时,悄悄将手机放在了抽屉里。“手机找回来就行了,警方和校方也不想追究是谁拿走的,大家都是大学生,不要为此事影响自己的学业。继续自习吧。”李明月说完便与同事离开了教室,但长久的掌声却一直回荡在教室外的长廊上。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东马塍①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
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第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列宋诗,按要求答题。
雨睛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睛。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本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清人沈德潜认为第二联“一语双关”。结合诗题来看,第二联中的“毒雾”“蛇草”“沙虫”等共同喻指什么?
本诗中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出两类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颈联中哪二字最为传神,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从中可以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②青草:湖名,与洞庭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称洞庭湖。
③岭海:一作岭表。即岭南,两广之地。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岭海。
④经年:年复一年,几年。⑤萧骚:萧条稀少。⑥尽挹:舀尽。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
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