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1920年给蔡和森的信中说:“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以我的接洽和观察,我们多数的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这表明 ( )
| A.党的早期积极分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
| B.改良还是改造中国与世界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 |
| C.党的早期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
| D.在党的筹建时期党的早期分子理论上尚不是很成熟 |
马克思说:“冒险的远航,殖民地的开拓……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
| A.世界市场形成并发展起来 |
| B.欧美各国开始进入到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
| C.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开始形成为整体 |
| D.亚非拉许多地区沦为欧美各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
西方史学界有人考证认为《马可·波罗行纪》是假的,并非马可波罗东方见闻的记述,如果此论成立,那么,根据你所学的世界史知识来推断,造假的人可能是下面哪一阶层的
| A.新兴的资产阶级 | B.封建主 | C.教士 | D.农民 |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
|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 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
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目的
|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
C.减轻发 展中国家债务 |
D.促进贸易自由化 |
在某省人大会议上,王副省长作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可能引用到的国家政策计划不包括
| A.863计划 | B.星火计划 | C.两弹一星计划 | D.火炬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