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1920年给蔡和森的信中说:“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以我的接洽和观察,我们多数的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这表明 ( )
A.党的早期积极分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
B.改良还是改造中国与世界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 |
C.党的早期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
D.在党的筹建时期党的早期分子理论上尚不是很成熟 |
美国总统里根1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构想时,墨西哥采取抵制政策。1988年,新总统就任后,墨西哥的态度发生转变,积极促成该组织成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 B.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 |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以下为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渔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这一材料反映出其主要职能是
A.维持汇率稳定 | B.消除贸易壁垒 | C.提供发展援助 | D.促进自由贸易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C.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D.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施新经济政策 |
C.开创斯大林模式 |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