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电路,利用它可完成电学的两个重要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电阻约5Ω,电源电压用二节干电池组成)
(1)利用这电路图可完成本学期的两个重要的测量实验是:
① ;实验原理是: ;
② ;实验原理是: 。
(2)在完成上两个实验时,为了使测量更准确,你认为电压表的量程用 ;电流表的量程用 。
(3) 实验开始时,变阻器滑片P应放在 处。其目的是 。
(4)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一些小组的同学发现了电路故障,主要是有下表列的几种情况,请你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批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
故障现象 |
故障原因 |
① |
灯较暗,两表示数较小,移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 |
|
② |
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
|
③ |
电流表指针向左边偏转 |
|
④ |
调节变阻器,发现灯变亮时,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
|
(5)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共得到下表中的ABC三组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U/N |
2.0 |
2.5 |
2.8 |
I/A |
0.22 |
0.25 |
0.26 |
R/Ω |
|
|
|
P/W |
|
|
|
①小施同学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后,发现还能求得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分别算出了所给的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并取平均值。你认为小施同学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
②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质量可忽略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金属螺母,做成摆长为l的摆(如图所示),让螺母在竖直面内小幅度往返摆动,每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均为
请你根据 ,推测,螺母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的质量m是否有关 (选填"有关"、"无关")。现有足量的细绳、大小相同的金属螺母,这些螺母有的质量相等,有的质量不等,写出验证你的推测的实验步骤(若有需要,可补充器材)。
小明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灯泡上标有" 2.5V 0.3A"。
(1)在方框内画出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2)闭合开关,看不到灯亮,电流表有示数。小明认为灯不亮的原因是灯丝断了,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 依据是 。
(3)小芳想通过测量ab接线柱间、cd接线柱间的电压找出看不到灯亮的原因。请在图3中补充完整用电压表测ab接线柱间的电压时的实物图。
测量时若出现下表中的情况,请根据数据判断可能导致看不到灯亮的原因。
U ab /V |
U cd /V |
电流表示数 I/A |
看不到灯亮的原因 |
|
情况一 |
2.10 |
0 |
0.30 |
|
情况二 |
2.20 |
0.40 |
0.14 |
|
情况二中,看不到灯亮,通电10s灯消耗的电能为 。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要求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分别测出小灯泡在额定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 和约高出额定电压的 时的电功率,并比较这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亮度。
(1)先根据实验的要求设计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甲是 表,乙是 表。
(2)实验时有如下器材:"2.5V 0.75W"小灯泡一只、电压为6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条、开关、滑动变阻器R 1(10Ω 2A)和R 2(50Ω 1A)。根据实验要求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
(3)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填写实验记录表内的7个空格。
实验序号 |
|
|
|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学校创新实验小组欲测量某矿石的密度,而该矿石形状不规则,无法放入量筒,故选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铁架台等器材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的 处,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先估计烧杯和水的质量,然后用 往天平的右盘 (选填"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为 g。
(3)如图乙所示,用细线系住矿石,悬挂在铁架台上,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都没有与烧杯接触,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44g,则矿石的体积为 m 3.(ρ 水=1.0×10 3kg/m 3)
(4)如图丙所示,矿石下沉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74g,则矿石的密度为 kg/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