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内阻很小,不便于直接测量.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将一只2.5Ω的保护电阻R0与电池串联后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①按电路原理图把实物电路补画完整;
②实验中测定出了下列数据:
I/A |
0.10 |
0.15 |
0.17 |
0.23 |
0.25 |
0.30 |
U/V |
1.20 |
1.10 |
1.00 |
0.80 |
1.00 |
0.60 |
请根据数据在图2中坐标图上画出I-U图象.连线时,有一组数据是弃之不用的,原因是
③由I-U图象得出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
B.实验中,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__(填“甲”或“乙”)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橡皮条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下,沿直线GC伸长了EO的长度,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F1、F2,橡皮条对O点的作用力大小为F0,F1、F2与GC的夹角分别为,且
>
,则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 B.![]() |
C.![]() ![]() |
D.![]() |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细绳套和铅笔)外, 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__________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的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 ,小桶及砂的质量为m2。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
B.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小车 |
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 |
②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一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_______。(选填“甲”、“乙”、“丙”)
③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