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4日,南京一家报纸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太仓一村民打官司告赢高速路公司”的新闻。
据报道,自从9年前沿江高速公路开通后,距高速隔离栅仅10米远的太仓村民许某一家的房子内外就随着滚滚车流成了“一个高分贝的大声场”,全家人说话基本靠喊。到了晚上睡觉,家人更要忍受高强度大车灯光污染。许家一纸诉状把江苏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法院一审裁定,沿江高速从通车之日起每月赔偿许家噪声污染损失200元,直至修建隔音墙把噪音降至国家标准之下。不久前,双方达成包括预拆迁在内的一揽子解决协议,该案以许家的维权初步胜利而结案。
(1)许家的维权胜利体现了我国公民权利享有哪种保障?
(2)这一案例启示我们应当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3)假如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你该怎样做?
根据下列话题材料,回答问题。
话题一:他从小不爱上学,上课时心不在焉,像是在做白日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一次,老师问他1+2等于多少?他回答说是3,看到老师拍桌子了,又改口说是2,同学们都说:“那家伙是呆子!”你能说他是差生吗?然而他不服输,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就是牛顿。
话题二:他高考考了三年,第一次数学考了1分,第二次数学考了19分,第三次数学才考了79分,然而,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所经营的公司于2014年9月19日在美国上市,他成为中国首富,他就是阿里巴巴的马云。
上述材料中的主人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兵团新闻网报道:张元忠出生不到两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双腿不能行走。拄着双拐艰难的上完初中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张元忠暗下决心,一定要学门手艺,自食其力。他跟一个修鞋师傅当起了学徒,虽然身体不便,但他不怕苦,肯钻研,爱动脑子,很快便掌握了修鞋的手艺。经过十七年的辛勤劳动,张元忠积攒了一些积蓄。后来他花9万元人民币在团部商业一条街购买了一套40多平米的门面房,又投资1万多元购买了一套皮鞋美容和配钥匙的设备,率先在团场开了一家修鞋店。从此,他告别了风吹雨淋的露天修鞋摊,有了属于自己的修鞋店,张元忠的修鞋店不仅修鞋,而且还开展了皮鞋美容、皮鞋保养、配钥匙、换拉链等相关服务,项目的增加、环境的改善,深受该团职工群众的欢迎。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张元忠的事迹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分析生活中的强者是如何面对困难的?
(3)结合张元忠的事迹谈一谈你认为怎样做一个自强的人?
【原创】阅读漫画,思考后面的问题。
(1)漫画中女孩既挑起繁重家务,又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样的心理品质?
(2)列举生活中与这名女孩做法相反的一些典型现象。
(3)我们应该怎样向这名女孩学习?
面对考试,许多同学都会有心虚的感受,特别是关乎命运的重大考试,有的同学就会“头晕眼花,胆战心惊”。有一位老师这样开导他的学生:当你走进考场,你一定要默默地念三遍“我能行!”。
依据教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同意这位老师的话吗?为什么?
(2)支撑你说这句话的最重要支柱是什么?
(3)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自信?
都说90后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自幼家庭不幸的李涛,却成为90后孩子“坚强自立,乐观向上”的代表。刚上小学,李涛就能为家里分担重担,初中三年一直坚持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上山砍柴、下地干活、洗衣做饭、照顾年迈的爷爷,李涛什么都做。李涛中考成绩优异,考上了祥云一中,离家50多公里远,他心疼爷爷,一到周末就赶回家帮忙干农活。李涛常说:“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去年家境贫困,困难重重,但他从不自卑,反而更加自信坚强。“他从没有向别人道过苦,从没有向别人求过物质帮助,更没有怨天尤人,他一直以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艰难的境遇,李涛采取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2)这种生活态度对李涛的人生之路起到怎样的作用?
(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将如何向李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