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于园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①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②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③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④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⑤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⑥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富人于五所也(     )         ②主人处处之 (      )
坡植牡丹、芍药 (      )     ④颓然碧窈 (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②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③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于园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船载实奇 B.断其喉,尽肉坐中,颓然碧窈
C.有黄鹤楼非显 D.剑自舟中坠于水非亭午夜分

作者在说明于园的特点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段举例说明(至少两个)。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下列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极点
B.中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矜持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颔:点头赞许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于厅事东北角高祖因以成帝业
B.手有百指,不能指一端真无马邪
C.取一葫芦置于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有卖油翁释担立野芳发幽香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口技》中反复使用数词“一”和“百”,道具之少与声音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写出了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B.《口技》中对犬吠,妇人欠伸,夫呓语,儿啼,夫醒,大儿醒且絮絮不止一系列细节的描写,使听众如临其境。
C.《卖油翁》中陈尧咨射箭技艺“当世无双”,卖油翁看他射箭却是“睨之”“微颔之”,是因为卖油翁精通射箭。
D.两文都写人的高超技艺,前篇用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口技之妙;后篇寥寥数语就写出了倒油技术的娴熟。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唯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袅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节选自王安石《材论》)

【注释】①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②刍:喂牡畜的草。求:寻找,寻求。④烦御:烦劳驾驭。⑤顿:整顿,这里指拉。⑥辽:远。⑦骀(tái):劣马。⑧试:试验。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辱于奴隶人之手(2)尽其以求而试之耳

2.

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 之不以其道 不屡 ,不烦御
B. 之不能尽其材 其所以饮水
C. 伯乐不常有 不舍昼夜 追之
D. 真不知马也 在当 所能而已
3.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为天下无材。

4.

比较【甲】【乙】两文,说说两文作者主张的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什么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唐齐王景达①将兵二万自瓜步②济江,距六合③二十余里,设栅不进。诸将欲击之,太祖皇帝④曰:"彼设栅自固,惧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若往击之,则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居数日,唐出兵趣⑤六合,太祖皇帝奋击,大破之,杀获近五千人,余众尚万余,走渡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唐齐王景达:南唐齐王李景达。④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③六合:今江苏六合。太祖皇帝:赵匡胤。⑤趣(qū):奔赴。

1.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鼓之 唐齐王景达 兵二万自瓜步济江
B. 公将驰 若往击
C. 竭我盈 则 见吾众寡矣
D. 有伏焉 彼设栅自固, 我也
2.

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

3.

简要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4.

说说【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太祖皇帝有哪些共同点。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②所以:是为了。③鸱枭(chī 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参与)
B.小信未孚,神弗也(赐福,保佑)
C.凌忽长者,慢同列(轻视)
D.人之如仇敌(疾病)

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入人读数十卷书
B.之如鸱枭死亦我所
C.小大狱,虽不能察人疾如仇敌
D.虽不能察,必情如此学自损

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记述曹刿询问和批驳鲁庄公的看法,最后得出抓准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
C.【乙】文“如此以学自损”中“此”指代的内容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D.【甲】文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深谋与远见,【乙】文通过所谓读书人的行为表现,写出其鄙陋与短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禹锡终易连州:
(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B.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