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9—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
|   | 
   1869—1894 | 
   1894—1908 | 
   1908—1920 | 
   1920—1936 | 
  
| 国内生产商品 | 
   0.97 | 
   3.51 | 
   11.37 | 
   3.81 | 
  
| 进口洋货净值 | 
   3.59 | 
   6.53 | 
   5.65 | 
   1.72 | 
  
| 合计 | 
   1.25 | 
   4.02 | 
   10.46 | 
   3.60 | 
  
注释: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
材料二 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不考虑全球化的问题,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因而对外部资源、模式和市场的利用极其有限,也影响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后,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上表所反映的近代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变化的轨迹,举例说明导致1920-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异常的国际因素。
(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之处,简释形成这种现象的国际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外交角度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诉讼当事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
 审理之日,如遇承审员、仲裁员或诉讼当事人患重病,或者审判涉及外国人……则应延期审讯……
 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务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
 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韩非子·八经》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材料三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十二铜表法》的局限性。
 (2)依据材料二,韩非子的法学思想有哪些可取之处?
 (3)结合历史背景,简要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法治思想的立足点有何不同?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英国和法国早期对于国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是一个警察,还是一个调停者——有分歧,这就使得这一组织缺乏强制执行的权利,也没有真正的集体安全机制。因此,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事实证明国联的实际贡献不是遏制侵略者,而是使民主国家陷入混乱状态。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它孕育于反法西斯战争年代,是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美国对于组建联合国特别积极,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以维护世界和平,也都同意组建联合国.联合国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心愿。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国联成立于何时,其宗旨是什么。
 (2)请列举材料一中所说的该组织“没有真正的集体安全机制”、“实际贡献不是遏制侵略者”的具体史实。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维护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及对该机构的主要规定。
 (4)为什么说“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
(11分) 2008—2009的岁末年初,中东地区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巴以冲突不断激化。加沙局面进一步恶化,巴以冲突开始升级、转化。“第六次中东战争”的威胁成为国际关系面临的敏感话题。
 材料一: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了“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得到英美大力支持。英国对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一方面允许阿拉伯人单独建国,另一方面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出“贝尔福宣言”,声称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目的尽最大的努力”。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以色列国成立。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以色列国之所以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原因。
 材料三: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发展
| 1948年5月4日 | 
   以色列宣布建国 | 
  
| 1948年5月15日 |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 
  
| 1956年10月29日 |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 
  
| 1967年6月5日 |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 
  
| 1973年10月6日 |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 
  
| 1978年 | 
   埃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实现了双方的和平 | 
  
| 1982年6月—9月 | 
   第五次中东战争 | 
  
| 80年代 | 
   阿以双方同意“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 
  
| 1993年 | 
   巴以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生存权得以承认 | 
  
| 1994年 | 
   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 1995年11月4日 | 
   犹太极端分子阿米尔刺杀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 | 
  
| 2003年 | 
   美国、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公布了中东和平“路线图” | 
  
| 2005年 | 
   以巴宣布停火,以将其军队、定居者在占领加沙地带38年后撤离 | 
  
| 2007年11月28日 | 
   以巴代表在白宫举行和平谈判。由此,巴以和谈在中断了7年之后重新开始。达成了《共同谅解文件》 | 
  
| 2008年12月27日 | 
   以色列军队的战斗机和直升机对加沙地区的目标实施了空袭 | 
  
| 2009年1月3日 | 
   以色列向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进攻 | 
  
(2)“五次中东战争”反映了中东地区存在着哪些主要国际矛盾?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中东地区成为“多事之地”的?
 (3)简要概括“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所体现的“中东和平之路”的主要特征。
(15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
 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分)
 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察三幅图片
 (1)依据材料一图片,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材料二:右图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
 (2)该组织的成立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中国是何时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3)这一趋势(进程)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