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税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1849 |
3281 |
77 |
969 |
23 |
|
|
4250 |
100 |
1885 |
3071 |
40 |
3923 |
51 |
714 |
9 |
7708 |
100 |
1911 |
4810 |
16 |
20441 |
69 |
4445 |
15 |
29696 |
100 |
通过上表,我们得出的结论有
A.伴随着近代工商业杂税收入占总财政收入比重超过50%时,意味着资本主义工商业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
B.当农业税比重下降到总财政收入50%以下时候,意味着小农经济已不占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了
C.在上述经济总量增加的前提下,工商杂税的增加,意味着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也意味着近代工业的发展
D.在上述经济总量增加的前提下,伴随着农业税和工商杂税的缓慢增长,意味着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仍然在缓慢发展
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A.马歇尔计划 | B.布什计划 | C.里根计划 | D.罗斯福新政 |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B.实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
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是美国历史上得到最多公众肯定的总统之一,以65%的民意支持率结束任期,创下了二战后美国总统离任最高支持率纪录,执政期间最大的成就是繁荣的经济。他在执政期间主要实施的经济政策是
A.自由放任 | B.“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 C.新经济政策 | D.建设福利国家 |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 B.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
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