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 年代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税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
|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 1849 |
3281 |
77 |
969 |
23 |
|
|
4250 |
100 |
| 1885 |
3071 |
40 |
3923 |
51 |
714 |
9 |
7708 |
100 |
| 1911 |
4810 |
16 |
20441 |
69 |
4445 |
15 |
29696 |
100 |
通过上表,我们得出的结论有
A.伴随着近代工商业杂税收入占总财政收入比重超过50%时,意味着资本主义工商业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
B.当农业税比重下降到总财政收入50%以下时候,意味着小农经济已不占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了
C.在上述经济总量增加的前提下,工商杂税的增加,意味着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也意味着近代工业的发展
D.在上述经济总量增加的前提下,伴随着农业税和工商杂税的缓慢增长,意味着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仍然在缓慢发展
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 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 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 D.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被人 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授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不包括( )
①“采取了渐进、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
②“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空前统一,成为各民族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将统治权力交给人民,保障个人权利、恢复自由市场秩序”
|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④ |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全方位”是指
| A.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
| B.不仅开放沿海而且开放内地 |
| C.不仅在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
| D.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采取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 |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8世纪末,苏格兰人约翰· 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 A.农业灌溉 |
| B.旅游观光 |
|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 |
|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