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映,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54 |
17 |
20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10 |
0 |
2 |
x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已全部参加反应
B.x为79
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O 2 |
H 2O蒸汽 |
通过浓H 2SO 4 |
B |
稀盐酸 |
稀硫酸 |
加入适量BaCl 2溶液,过滤 |
C |
Na 2CO 3粉末 |
NaHCO 3粉末 |
加热 |
D |
KNO 3溶液 |
Ba(NO 3) 2溶液 |
加入适量的Na 2SO 4溶液,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微粒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B. |
分类观: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
C. |
能量观: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
D. |
守恒观:在电解水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 |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 1℃升温到t 2℃时都有晶体析出 |
C. |
t 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
D. |
t 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
B. |
甲是有机物,乙、丙、丁是无机物 |
C. |
点燃前,要先检验甲的纯度,防止爆炸 |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微粒个数比为1:2 |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 )
A. |
液化石油气泄露时,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 |
B. |
霉变的花生先用水漂洗,再煮熟后食用 |
C. |
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
D. |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