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闭合开关,若导体ab不动,左右移动磁铁,电路中 (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
(3)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
(4)该实验的结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观察图1,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的大小:b、液体 的高低;c、液体 的快慢.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图2).
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 相同.
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
小车由乙至丙 |
小车由甲至丙 |
|
路程S/cm |
26 |
||
时间t/s |
4 |
||
平均速度v/(cm/s) |
15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① |
钢 |
20 |
0.3 |
② |
钢 |
||
③ |
钢 |
40 |
0.5 |
④ |
尼龙丝 |
30 |
0.5 |
⑤ |
尼龙丝 |
40 |
0.5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