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昔者,范蠡其始居楚,曰范伯。自谓衰贱,未尝世禄,故自菲薄。饮食则甘天下之无味,居则安天下之贱位。复被发佯狂,不与于世。谓大夫种曰:“三王则三皇之苖裔也,五伯乃五帝之末世也。天运历纪,千岁一至。黄帝之元,执辰破巳。霸王之气,见于地户。子胥以是挟弓干吴王。”于是要大夫种入吴。
此时冯同相与共戒之,伍子胥在吴,自与不能关其辞。蠡曰:“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乃入越。越王常与言尽日。大夫石买,居国有权,辩口,进曰:“炫女不贞,炫士不信。客历诸侯,渡河津,无因自致,殆非真贤。历诸侯无所售,道听之徒,唯大王察之。”于是范蠡退而不言,游于楚越之间。大夫种进曰:“昔者,市偷自炫于晋晋用之而胜楚伊尹负鼎入殷遂佐汤取天下有智之士不在远近取也谓之帝王求备者亡。易曰:‘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有至智之明者,必破庶众之议。’成大功者不拘于俗,论大道者不合于众。唯大王察之。”
于是石买益疏。其后使将兵于外,遂为军士所杀。是时句践失众,栖于会稽之山,更用种、蠡之策,得以存。故虞舜曰:“以学乃时而行,此犹良药也。”王曰:“石买知往而不知来,其使寡人弃贤。”后遂师二人,竟以禽吴。
子贡曰:“荐一言,得及身,任一贤,得显名。”伤贤丧邦,蔽能有殃。负德忘恩,其反形伤。坏人之善毋后世,败人之成天诛行。故冤子胥僇死,由重谮子胥于吴,吴虚重之,无罪而诛。传曰:“宁失千金,毋失一人之心。”是之谓也。
(节选自《越绝书》)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胥以是挟弓干吴王 干:触犯 |
B.于是要大夫种入吴要:邀请 |
C.于是石买益疏疏:被疏远 |
D.更用种、蠡之策更:改换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越王常与言尽日 落霞与孤鹜齐飞 |
B.历诸侯无所售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C.竟以禽吴以勇气闻于诸侯 |
D.无罪而诛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蠡认为自己地位卑微,就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所以不参与世俗活动。 |
B.越王勾践失败退兵至会稽山,后采用了文种、范蠡的计策,最终灭了吴国。 |
C.石买之言并非谗言,只是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但也差点使勾践失去范蠡。 |
D.本文引用子贡的话,意在点明进言任贤的重要性,对后世有劝诫的作用。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业,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
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
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谧,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述者,非追论者昔贤,妄为优劣之辩,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选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
【注】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指:意图 |
B.请者必当其人当:充当 |
C.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但:只是 |
D.人之患在好为人序患:缺点 、毛病 |
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今之述者,非追论者昔贤襟三江而带五湖 |
B.求序于皇甫谧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
C.其于是书也有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D.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斯天下之民至焉 |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书前有序文,书后也可以有序文。 |
B.作者提出了对作序的看法,并运用引证法使自己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
C.给古人文集作序时,介绍刊物情况是可以的,但不应该妄加褒贬。 |
D.杜牧认为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 |
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
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
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
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而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仕:做官 |
B.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市:市场 |
C.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遣:发配 |
D.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按:追究,查办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B.仁宗闻之,不说恨晨光之熹微 |
C.教育孤侄甚至,而自奉养俭约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
D.父死,分诸子以财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问,杨永德回答不出。
B黄河以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做。
C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刚正不阿。
D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他分给了族人。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而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
(2)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卖柑者言
明·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涉寒暑不溃涉:经历 |
B.将以实笾豆实:填满 |
C.而独不足子所乎足:值得,配 |
D.赫赫乎可象也象:效仿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所市于人者彼与彼年相若也 |
B.盗起而不知御蟹六跪而二螯 |
C.今子是之不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D.予默默无以应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可说是全文的印子,作者先写柑子外表具有金玉之美,其中却如败絮之劣,鲜明对比之中,自然而然地引起发问 |
B.以卖买双方一问一答,由表及里,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塑造了一位类似于东方生这般滑稽搞笑的小商贩形象。 |
C.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柑的外形与内质的对比、文官武官外表和本质的对比等,同时全文在语言上以散句为主,使得文章虽短而气势壮阔。 |
D.这篇文章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峰起,官吏贪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
把下面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乙)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渐之滫渐:渐渐 | B.白沙在涅涅:黑土 |
C.不临深溪临:面对 | D.游必就士就:接近 |
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教使之然也輮使之然也
②不扶而直蟹六跪而二螯
A.两个“然”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
B.两个“然”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
C.两个“然”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
D.两个“然”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
(甲)段文字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人性无善无恶,唯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
B.比喻人善恶无常,唯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
C.比喻人是可以塑造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义,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