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再崇高的道德准则,如果缺乏化大为小的传承播撒,只是空洞的理念;再恒远的目标,如果没有个人的奋力以求,也会变得遥不可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小”上下功夫。国家如此,个人亦如此,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落小”的关键在于从点滴开始行动。请以“落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请以“渴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
黎明时分,在德国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歌德在给他亲密的朋友写信:“我拼命工作,不接待采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惜时如金的歌德为什么把看日出当做每天必做的功课呢?
有人认为,如期而至的朝阳昭示着责任,告诫人们要忠于自己的角色。
有人认为,瑰丽绚料的早霞散播着欢欣,提醒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诗意。
有人认为,活力四射的旭日解释着重生,劝慰人们暗夜之后会有新的希望、转机。
有人认为,旧时相识的太阳唤醒着记忆,嘱咐人们珍藏那些曾经的美好、温暖。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角度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请以“声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正文不少于7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美国中学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8减6是2,8加6也是2,有这种可能吗?请给以说明。
一位男生站起来作答:“数学上,8减6是2,但8加6也是2却是不可能的。一个明显不可能的问题作为可能被提出来,肯定有它可能的因素,所以,8加6也是2是可能的。数学上既然没有这种可能,生活和自然中肯定有这种可能。譬如,上午8点的6个小时之前是凌晨2点,6个小时之后是下午2点。”
材料(二)
美国纽约有一位女孩,她在上学之前,并不认识阿拉伯数字0,当别人问她那是什么时,她有很多答案,比如苹果、鸡蛋、橡皮圈、碗口等等。后来,她的母亲把她送去上学,回来时,她兴奋地告诉她的母亲,她知道了那个圆圆的是0字,而并不是苹果或鸡蛋什么的。她的母亲很生气,把学校的老师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老师折断了她孩子想象的翅膀。
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不准抄袭,书写工整,标点准确。
请以“声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正文不少于700字。